外流与回流:“一五”计划时期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
常明明 胡畔
(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/经济史学研究中心教授;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/经济史学研究中心博士生)
摘要:1953年中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,以重工业为中心展开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,刺激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。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呈现以下主要特征:一是多向工业建设较为集中的区域流动;二是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;三是部分农村劳动力是有组织的流动;四是进城后有长期居留的倾向。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基础薄弱,产业发展落后,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限,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入城市后给城乡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。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劝止农村劳动力进城,动员自发进城的农村劳动力返乡,使得许多农村劳动力回流农村。但由于城乡、工农差别的存在,城市生活对农村劳动力仍具有吸引力,仍有一些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入城市,这些劝止措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。
关键词:“一五”计划时期;农村劳动力;进城;返乡;盲目流动
【全文链接】
常明明、胡畔:外流与回流:“一五”计划时期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丨2025(2).p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