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》是我校主办的具有较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刊物,作为学术窗口,展示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丰厚的学术积淀。学报始终坚持“双百”方针和“二为”方向,提倡创新、求实、严谨的学风和文风,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平等争鸣与探讨,发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原创性研究成果,倡导边缘学科、新兴学科的研究,追踪管理学、经济学研究前沿,尤其是关注全局性、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研究,立足当代,立足国情,与时俱进,开拓创新,在“认识世界,传承文明,创新理论,咨政育人,服务社会”中发挥积极作用。牢固地树立精品意识,努力打造学报品牌;以质量求生存,以特色求发展;引领学术规范,提升学报学术水平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逐步形成了办刊特色,《理论广角》、《双月经济观察》、《会计研究》、《财政·金融》等栏目,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关注和认可,学报的社会影响力稳步提升。我校学报是综合性经济科学类核心期刊、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,是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(CSSCI)》来源期刊、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》、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》、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》、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》和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》入选期刊。
近年来,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》刊发的论文被全国主要文摘刊物(《新华文摘》、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、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、《人大复印资料》)摘转的总数和转摘率保持较好水平,被引期刊数、他引总引比、被引期刊数、基金论文比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保持领先水平。在多次评奖中获得较好成绩,例如:2010年1月荣获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“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”一等奖、2010年11月荣获“第四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”称号、2010年12月荣获“第七届湖北省优秀期刊”奖。
为打造学报品牌,争创一流,学报编辑部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报学术水平:
1.学报作为展示学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,连续、集中反映学校教学科研成果,是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,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,也是塑造学校品牌和形象的重要途径,作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校党委和校行政高度重视学报工作,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学报工作,由一名副校长兼任学报主编。每年的预算经费保障了办刊的正常开支,为办好学报提供了切实保障。学报不仅不收取任何版面费,而且对所有作者支付正常稿费,保障了以稿件学术水准作为取舍标准的实施。近年来对学报刊发的文稿,经文摘类期刊或报纸转载后,以年度发放作者二次稿酬,同时对被转载文章的责任编辑给予适当奖励。以鼓励作者提供高质量的文稿,鼓励编辑精心加工文稿。
2.在凝炼特色、争创一流中,始终坚持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学报工作的重要内容,努力在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方面发挥引导作用。对一稿多投、抄袭剽窃、重复发表、虚假注释、不实参考文献,一经发现,立即撤稿(包括已通过终审的文章)。为提高学报的编排规范化水平,学报全面执行了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》(《CAJ-CD规范》),并于2003年4月荣获首届《CAJ-CD规范》执行优秀期刊奖。2006年根据修订后的规范(CAJ-CDB/T1—2006),引用文献采用实引方式在正文中标注的要求,对学报稿件编排进行调整,使之更符合学术规范要求。2008年10月,在武汉举行的第七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上,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发起、联合江汉论坛杂志社等全国50家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共同发表了《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》,这在我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界尚属首次。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》是共同签署单位之一。学报从2009年第4期起,对每一篇拟用稿件首先进行《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(SMLC)》的检测,筑起一道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防火墙。特别重要的是将把关口前移,要求责任编辑与拟用稿件的作者进行沟通,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。
3.抓好编辑队伍建设,倡导编辑学者化。学报编辑部近年来经过新老更替,逐步形成一支高效精干、爱岗敬业的编辑队伍,年龄结构、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,在岗5位专业编辑中有3人取得经济学或管理学博士学位,有1人正在财政部财科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。在综合定额十分紧张的情况下,仍高度重视编辑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工作,以全面提高编辑自身综合素质,尽可能参加相关学术会议,以了解学术动态,加强与同行的学术交流。
4.依托学校学科优势,坚持开放办刊。在服务于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的同时,为扩大稿源,吸纳优秀稿件,学报坚持立足学校,面向社会,力求内部性与开放性的统一。为更好服务于相关学科,掌握其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,学报编辑部先后与会计学院、财政与税务学院等召开小型选题会,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,组织了相关专题。
5.为推动学报在规范化的基础上走向数字化和网络化,高度重视学报电子出版工作。近年来,学报编辑部先后与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电子杂志社、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、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和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、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(华艺线上图书馆)等单位合作,加入相关数据库。适应期刊电子出版的要求,按时报送学报当期的电子版。通过数字化的平台和网络化的渠道,大幅提高了学报的社会影响力。根据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电子杂志社2010年10月提供的“中国知网”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》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,我校学报的机构用户由2008年的3813个上升到2009年的4155个,分布在22个国家和地区,个人读者分布在24个国家和地区;根据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2010年11月28日提供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(人文社会科学·2009版和2010版)数据,我校学报2009年影响因子学科排序,期刊综合JIF和人文社科JIF均为15/88,WEB下载量达11.94万次;2010年的影响因子学科排序复合JIF为30/205、期刊综合JIF为23/90、人文社科JIF为22/90,WEB下载量为11.67万次。
为实现我校逐步向研究型大学转轨,学报编辑部需要在学术期刊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,在综合性与专业性之间寻求平衡,立足本校的学术优势,办出学报的个性和特色;全面提高编辑的学术修养,加强与读者和作者的沟通,寻求更多作者和读者的支持,推出更多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学术影响的精品力作;坚持在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方面发挥引导作用,努力使学报成为国内更具影响力的学术园地。